世界监督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8|回复: 2

高校里有哪些“水课”?来自一位大学老师的观察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11-13 08:42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百度首页dyy93




高校里有哪些“水课”?来自一位大学老师的观察!
创意民工2024-10-25 17:23四川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13877335807423692&wfr=spider&for=pc




摘要
帮你速读文章内容



“水课”由师生及体制机制共同造成,包括老师敷衍、课件陈旧、授课传统、课程设置不合理、学生功利等因素,需师生努力、机制改革及全社会重新审视。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有用




  • “水课”不单纯是老师的问题,也不单纯是学生的问题,它是学生、老师及一系列体制与机制共同作用与建构出来的产物。

  • 本文转自于南方周末





作为一名高校老师,我上课已十年有余,算不上“老司机”“老油条”,但我还是自信我的课堂输出可以令同学们学到一点真知识,或思维的启迪,抑或视野的开拓,近些年我发现我的课堂上同学们的“抬头率”整体不高,尤其是专业课(相较于针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)。


我无意为“抬头率”辩护,这一指标是学校教务部门发明的,他们的假设是,抬头率越高,说明学生越认真听课,课堂质量与教学效率越好,但这种假设经常不成立,因为有些人抬头了,也不一定就听进去了,有些人不抬头,不代表他(或她)就真的没有听课。


但无论怎么说,学生的抬头率低,于讲台上的老师而言,通常情况下被视为不被尊重。作为老师,谁不喜欢台下的人目不转睛地“凝视”自己呢?谁不喜欢台下的学生对自己所讲所授饶有兴趣呢?谁不喜欢与自己眼神交织或对视的是一双双如饥似渴的求知眼神呢?


是的,好的课堂氛围,很重要,很能影响老师的情绪及日后的行为。你听课认真,互动频繁,我上课当然带劲,备课也带劲。反之,你不怎么听课,你搞你的,我讲我的,我当然觉得上课没意思,备课也没劲。


我忍不住与我几个同行群聊了一下,有别的学院的同事,有来自211或985高校的兄弟,有武汉及上海高校的朋友,他们的感觉居然与我类似,“不认真听课的学生,感觉越来越多了”“上课,有时候是一种艰难甚至煎熬的过程”“上课的过程很愉悦?很享受?我真没体会到”。


好兄弟G哥吐槽,“偶尔有幸请到行业大佬或大咖过来上课,我觉得于学生而言真的是难得的学习机会,但他们依然提不起兴趣,看起来依然是木然或漠然的样子。”“平心而论,我真的有非常认真在备课,但感觉班上愿意听课、认真听课的也就那么三五个人,我感觉现在的学生的学习意愿及欲望普遍不强烈,至少不如我当年读书那时候强烈。”F哥补充道。


站在学生的立场,这些课或许就是他们眼里的“水课”。“水课”,顾名思义,就是很水的课,提不起他们倾听兴趣的课。但这种课有学分,且是需要完成的教学模块的组成部分,他们不得不上,加之部分教师采取登记考勤的方式考核平时成绩,他们也不敢不来上课,课很水,但也得来,怎么办?我来,但我不认真听,我就待在教室里,发呆也行,走神也行,左耳进右耳出也行,都没所谓,不影响最后我拿到学分就行。


那么,大学里的“水课”大体包括哪些类型呢?各类“水课”都有啥特征呢?是不是所有的“水课”全部都很水呢?也不尽然。


其一,少部分老师觉得既然都已经是大学生了,就应该以自学为主,大学老师上课完全不必仿照初高中老师那样子事必躬亲,亲力亲为,我告诉你们基本概念、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就好了,其他的,你们自己学,不懂的过来找我或问我。这类老师觉得上课不是重要的事,至少不是最重要的事。


在这种思想指导下,部分老师会敷衍课堂,疏于备课,偶尔甚至经常以放电影、看纪录片等方式打发课堂时间,让上课变成一件不够严谨甚至相对随意的事。于部分学习意愿不强烈、学习要求不严苛的学生而言,这种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快乐课程。


其二,部分老师尤其年长的老师倚仗自己知识储备丰厚,授课经验丰富,对相关知识非常熟悉,懒得去实时更新授课课件,懒得去更新知识,通常的表现形式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,PPT内容老套,知识陈旧老化,没有进行及时与实时更新,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更新的需求,学生自然是爱听不听,爱理不理。当下的大学生可不会因为你是老教师或老教授,就格外尊重你,给你面子,认真听你上课。


其三,部分老师非常敬业,也非常认真准备每一节课,无论内容,还是PPT制作,都费尽心思,但囿于授课方法古朴传统,基本上是填鸭式授课,教学互动极少,通常是自己一个人讲自己的,学生听不听,学不学,无所谓,“我做好自己,就行”是他们的授课哲学。


坦白说,这类课程有相当的知识含量,学生认真听就一定有收获。但多数学生更加青睐活泼、开朗、幽默、风趣的老师,而这种人格魅力并非每个老师都具备,所以那些兢兢业业但老实巴交的老师相对不受待见,也不太受欢迎,教学评价自然不会太高。可见,之于上课,知识传授是一方面,课堂氛围感满满,师生互动良好,也很重要。


其四,部分课程大纲与具体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不尽合理,相对陈旧与老套,不是学生相对感兴趣的科目,学生当然提不起兴趣听课。比如,有的专业的应用性相对强,但如果学生到了大三甚至大四,依然还给他们上一些相对枯燥的理论课,学生当然不太乐意,学生更愿意听到与实习或就业相关的实践课。


打个比方,于社会学学生而言,如《田野调查》这门课大部分课时被安排在室内授课,在教室里坐而论道,给同学们讲各种理论,讲如何与被访者搞好关系,讲开展深度访谈的技巧,这非常不合理。我认为,这种课至少有一半的课时应该安排在室外,授课老师带着学生走去田野,去到田间地头,走进工厂与企业,与企业老板员工打成一片,与各路人打交道,深入了解相关情况。


这个意义上,任何专业尤其人文学科的专业,都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,把课堂搬出大学,搬进真实的场景,让学生有机会接触、了解与体察真实的社会。否则,哪怕授课老师讲得再好,学生也会听腻的,该课程也会落得“水课”的污名。


其五,在考研指挥棒的影响下,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现得比较功利,他们更看重大四时的考研,更看重某门课程老师给定的期末成绩,相对不那么在乎平日里课堂听课与学习的过程。不少学生一进大一,就把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定位为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。所以,如何搞定研究生或公务员入学考试的那些东西,就是“有用的”,目前本科期间课堂上的老师教授的知识,于他们而言是相对“无用的”或“相对不重要的”。


“我要惜时如金,哪怕在课堂上,我也要做对我长远发展‘有用的事’”——比如学习几年后考研或考公要考的东西,看考研或考公要考的知识,做考研或考公要考的题。毫无疑问,大部分大学生对学习与践行精致主义非常精通,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与清晰,就是考研或考公,什么对考研或考公直接有用,或直接有利,就花时间、花精力、花心思去弄什么,对考研或考公没有那么大用,或没有那么有利的,就少花时间、精力与心思。


其结果必然是,某位老师的课倘与学生日后的考研或考公无关,或关系不大,学生自然将其归类为“不太重要的课”“可听可不听的课”,不幸沦为“水课”的概率自然更大。当然,学生们眼里“有用的”“重要的”除了考研、考公,还有教师资格证,或相关行业从业资格证,这些证书的获取,基本上也都需要考试,也都需要学习,也都需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,这正是大部分低头族学生在忙的事。


最后有一类“水课”,它们看似水,但其实不水。比如一些跨专业的文科类公选课(主要针对理工科学生),因为它可以有效弥补与填补学生本专业之外的视野、思维、眼界、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增量。


比如这些年本人一直在上的一门针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——《都市社会生活》,我的核心宗旨是让学生养成观察与思考日常、根植人文情怀、重视“附近”的习惯,我认为这很重要。有的课看似无用,实则有用,多接触一些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课,对于完善与拓展同学们既有的专业思维,丰满与充实他们的价值观、人生观与世界观,都大有裨益。


可见,“水课”不单纯是老师的问题,也不单纯是学生的问题,它是学生、老师及一系列体制与机制共同作用与建构出来的产物。如何变“水课”为“硬课”,需要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,也需要相关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与完善,亦需要家长及全社会对于人才、学历及三观的再认识与重新审视。
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1-13 09:1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制要缩短。让大学生的学校自由的玩,岂有此理?

点评

海!外直播 bitly.net/ggggq 禁闻视频 bitly.net/xx444 “国家”的真面目?当你看不起病时候,国家不见了;当你捡到古物时候,国家出现了;当你被欠血汗钱时,国家不见了;当你举牌示威讨要血汗钱时候,国家又出现了!   发表于 2024-11-13 10:4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世界监督论坛

GMT+8, 2024-11-21 18:42 , Processed in 0.02395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