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图
总结以往的教训,治理信息不透明是一大问题。环保部要求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和治理进度,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,这是“点穴”之举。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4月25日,环保部网站分别发布《挂牌督办通知》文件,对“河北省大城县渗坑污染问题”“天津市静海区渗坑污染问题”进行挂牌督办。 大城渗坑和静海渗坑先后曝光,大城已经有多名官员被处分。但再重的处分,也改变不了渗坑恶果已经造成的事实。环保部挂牌督办,要求切实做好两地渗坑治理工作,可见高层的重视程度,也可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。 平心而论,基于既往的经验教训,放手让当地去抓渗坑治理,公众还是有一点不放心的。渗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,不是短时间呈现在世人眼前的,大城县两处渗坑的“历史”要追溯到2013年。而静海区渗坑,2014年就完成了治理。 但是两地对于渗坑的最新情况都明显缺乏“知觉”,还是在媒体的曝光下才揭开盖子,这样的过程,让人心惊,没有更高层级的监督,能治理到什么程度,还真不好说。 某种意义上,对于渗坑的治理,悄然之间已变为一种“国家行动”。这既是公众感到欣慰的地方,也是某些地方应该感到脸红的地方。 环保部的挂牌督查,是必须的。 可人们担心的是,如果渗坑接二连三被发现,难道环保部得一一挂牌督办吗?——就在大城渗坑和静海渗坑相继进入公众视线的时候,山西阳城县又现渗坑。 北京等地已经着手重点打击渗坑排污。在各地排查的过程中,不能排除还有新的发现。届时又该怎么办? 于今之计,渗坑治理必须革新原有的治理路径,改变各行其是的做法。 早就治理但就是治理不彻底的事实说明,必须自上而下地加压,形成一日不敢拖延、一寸不敢放过的态势。 这其中,一是要有时间表,二是要有“体检表”,三是要有“信息公开表”。
环保部要求此次治理根据检测结果细化治理措施,确保治理不留死角、不留隐患。那么,引入科学的“体检表”,为大地量好“血压”,测准“心跳”,就很必要。要防止蒙混过关的事情发生。 环保部两份通知的督办期限要求均为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督办事项。有了这个明确的时间表,治理就更有谱。有些地方并非不治理,但治理的积极性和动力又如何呢?如果不是拖拖拉拉,得过且过,治理好的渗坑怎么可能“旧病复发”?
总结以往的教训,治理信息不透明是一大问题。环保部要求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和治理进度,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,这是“点穴”之举。不能再让群众“不明真相”,不能再让群众忍受无妄之灾。让治理的全过程亮明在群众眼前,随时接受监督,这样才能防好死角。 “渗坑”有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“热词”。这是必须直面的事实。今天,对于渗坑的治理甚至是再治理,是在“还债”,而机会只有一次,没有任何理由容忍将来再返工了。
|